在倫敦旅行,地鐵四通八達,遊客只要手持Oyster卡,循著地鐵地圖的標示,真是無往而不至,方便極了。十一月底的倫敦寒風刺骨,我和三位朋友連袂搭乘地鐵,走出Baker Street站,步行約3-5分鐘,迎面可見「杜莎夫人蠟像館」(Madame Tussauds)的綠色屋頂。
我們循著牌示進入1號門,已經有一條人龍在等待買票入場,以青少年人居多,大廳洋溢著交談聲與笑聲,興奮之情溢於言表。其實,「杜莎夫人蠟像館」是一個誤導的中文譯名,應該改為「杜莎夫人遊樂園」,因為它今日的展場包括三大部分,除蠟像館之外,還有「恐怖鬼怪屋」(the Chamber of Horrors)與「倫敦精神」(Spirit of
London),具備娛樂性、驚爆點與歷史感,帶有迪士尼樂園(Disneyland)的遊樂氣氛,頗受年輕族群的青睞。
法國爆發革命時期,她模仿受害市民的慘狀,雕塑「死亡面具」,藉以表達對貴族統治的不滿。十八世紀末期,她帶著人體蠟像在歐洲巡迴展出,於1802年抵達倫敦,不料大戰突然爆發,阻礙她返回法國,因而改以英國為基地,在各地展示英雄人物的蠟像,直到1835年才在倫敦成立固定的展場。
不幸的是,杜莎夫人在1850年辭世,而三十四年之後,她所遺下的蠟像館由孫子重新開張,大受民眾的歡迎。不過,1889年之後,蠟像館賣給商人經營,現由休閒管理公司購得,規模持續擴張,在華府、柏林、紐約市、香港、上海、阿姆斯特丹與拉斯維加斯等地建立分館,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。
我們走進蠟像展示大廳,映入眼簾的盡是家喻戶曉的社會名流與英雄人物,栩栩如生,容貌膚色服飾宛如活人。展出的人形蠟像形形色色,包括皇室成員(英國女王/查理王子/卡蜜拉/黛安娜),政治領袖(邱吉爾/卡斯楚/希特勒/甘地),電影明星(哈里森福特/金凱瑞/妮可基嫚/布萊德彼特/湯姆克魯斯,運動明星(拳王阿里/足球健將貝克漢),以及音樂巨星(貓王/麥可傑克森)等等。
那些蠟像藝術真是巧奪天工,美輪美奐,觀賞者連聲驚呼讚嘆,搶著與喜愛的蠟製偶像拍照。大致說來,好萊塢的電影巨星最具魅力,最受矚目,也最上鏡頭,而我獨鍾情於電影導演/懸疑大師希區考克(Alfred Hitchcock, 1899-1980),他肥大的頭臉,矮胖的身軀,雙手誇張地張開著,站在展示廳的角落,似乎故意要驚嚇經過的遊客。
我是希區考克電影迷,是他的驚悚影片的死忠粉絲,因為他的電影情節、風格與技術不但開創新的視野,而且對後世的電影藝術影響深遠,各國的新秀導演紛紛群起效尤,真是遍地開花,方興未艾。
我們依依不捨,走出蠟像陳列大廳,稍不留神被服務人員引入「恐怖鬼怪屋」,燈光突然暗下來,伸手不見五指,忽然怪聲大作,妖魔鬼怪竟在空中飛舞,猙獰可怕,猶如置身萬劫不復的煉獄,即將下油鍋、上刀山一般,遊客們嚇得以手掩面蒙眼,不敢正視,而女性花容失色,躲躲藏藏,扯著喉嚨驚聲尖叫,此起彼落,真得像是嚇破膽。
終於等到苦盡甘來,我們進入「倫敦精神」的通道,坐上懸浮的纜車,像是搭乘時光機器回到從前,在聲光影像的轉動中,眼前上演著英國都鐸王朝(Tudor)時代、工業革命的萌芽、瘟疫的暴發、倫敦遭逢大火毀滅與重建,再度溫習歷史的轉折與發展,使得心神甫定的遊客稍感安撫,卻不免對自己先前的膽怯有些羞赧,而忸怩不安呢。
根據我的實地體驗,杜莎夫人蠟像館之所以名滿天下,勝出的關鍵在於先馳得點的創意。其實,杜莎夫人原是法國人,自幼學習雕塑的技術,十七歲受聘凡賽爾宮廷的藝術教師。
回味起來,杜莎夫人蠟像迷倒眾生,歷時200年而不衰,正是迎合凡夫俗子對英雄的崇拜心理,進而激起「有為者亦若是」的效尤之意。卡萊爾(Thomas Carlyle, 1795-1881)在《英雄與英雄崇拜》巨作中寫道,英雄崇拜是對大人物的敬佩,是人類最高貴的情操,在人間生生不息。*
當我環視眾多的英雄蠟像,不禁自問:處於二十一世紀的當代人,面對天災人禍橫生的環境,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英雄呢?
也許已故的神話學大師坎伯(Joseph Campbell,1904-1987)可以提供答案,他在「千面英雄」(The
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)大作中指出:英雄是能夠奮發圖強的男女,超越個人與地域的歷史限制,啟發普世有效的真理,使得一般人得到心靈的共鳴,藉以克服困難阻力,進而轉化大千世界。換句話說,凡是能超越階級、籍貫、性別等等歧視,勇於擺脫與生俱來的褊狹的自私天性,為世人分享正面的心靈力量,才是當今英雄的氣質。**
是以,英雄的力量永生不滅,英雄崇拜的泉源永不枯竭,而杜莎夫人蠟像館也會繼續吸引世人的眼光。
*何欣(譯)(1963)《英雄與英雄崇拜》。台北:國立編譯館。
**朱侃如(譯)(1997)《千面英雄》。台北:立緒文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