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

聖彼得堡輝煌夏宮

今年(20139)G20高峰會議在俄羅斯聖彼得堡(St. Petersburg, Russia)舉行,由普丁總統擔任主席,於「彼得夏宮」(Peter the Great’s Summer Palace/Perhof )款待各國出席的領袖,受到媒體大幅報導,是萬方矚目的國際大事。高峰會議地點落在夏宮,真是一時之選,因為我曾經走訪夏宮,深深被它的巍峨宏偉所吸引,也被它的富麗堂皇所震撼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


 
 


彼得夏宮位於聖彼得堡的北方鄰近芬蘭灣(the Gulf of Finland),占地約一千公頃,由宮殿、花園與噴泉三大元素構成,工程歷時50年,於1755年落成,使得新首都聖彼得堡更為瑰麗動人。

夏宮其實是法國凡爾賽宮的複製品。在十八世紀,法國是歐洲的霸主,舉凡政治、外交、文化、語言與社交,無不以巴黎為中心,甚至法王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(Versailles)也成為仿效的對象。1717年,俄國彼得大帝再度出訪歐洲,作客凡爾賽宮接受款待,觀賞宮殿的巴洛克風格—寬敞地板、天花板繪畫、金葉紋刻、掛毯、裝飾燈、雕像、噴泉與大花園,留下深刻的印象,遂興起模仿移植之意。

當時,彼得大帝推行西化改革,逐漸地肅清外患,整治內政有成,一心以「太陽王」路易十四為典範,對正在興建中的夏宮更新設計,比照凡爾賽宮的規格。不過,兩宮殿的作用有所不同,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天天舉辦舞會盛宴,用以招待王公貴族們,使其醉生夢死,失去雄心壯志,因此法王可以獨攬大權,照自己的計畫進行國政外交;而彼得大帝將夏宮作為鍾愛的居處,在設計上摹仿法國凡爾賽宮,完整地體現沙皇對歐洲文明的醉心與傾慕,甚至有媲美歐洲霸權,青出於藍的企圖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可惜的是,1812年,沙皇亞歷山大一世(the Alexander I, 1777-1825 )在位的時候,夏宮遭到法國拿破崙大軍蹂躪,原有珍藏多被破壞或竊盜,直到1950年代才修復,因此其中的文物有30%不是真品,戰火無情,戰爭殘酷,歷史文物受損,殊為遺憾。

走進夏宮,我頓時驚覺其避暑的效果,原來整座宮殿的廳堂與寢室大量運用金黃色系,白色底牆壁的花環彫刻是鍍金的,白色門廊的美女雕像也是鍍金的,金碧輝煌的折射,使人感受陣陣涼意襲來,置身其間覺得暑氣全消,心情頗為舒暢。
 






 
 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由於彼得大帝生前喜愛造船與航海,所以夏宮懸掛著多幅船艦的畫作。而且,多幅彼得大帝的畫像高掛在牆面上,其中一幅彼得大帝與希臘神話「知識女神」並肩而立的肖像畫,掛在大廳中格外顯得搶眼,表示沙皇彼得學富五車,知識淵博,其向極權君王歌功頌德的用意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

有趣的是,有一廳堂牆上張貼63張肖像,是由31女模特兒穿著不同衣飾畫出來的。另外,懸掛在牆上的數張女皇肖像(安娜女王與凱薩琳二世等人),外表顯得福泰,可見當時流行的「胖」女人,猶如唐朝的楊貴妃,以「胖」是尚,以「胖」為美。據說,胖女皇凱薩琳二世竟有100多位情人,確實是情人眼中出西施,中外同理。


 

 
步出夏宮後門,我站在寬闊的大理石陽台向下俯視,花園的壯麗景色一覽無餘,園區寬達1,000公頃,散佈的閣樓亭榭約三十餘棟,矗立的雕像百餘尊,白色的噴泉與蔥鬱的林木呼應,樹色與水光相輝映,景色明媚,氣勢驚人,表彰彼得大帝的雄才大略,功績浩瀚,無以倫比。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我所站立的陽台地勢隆起,左右砌出兩座八層的石梯由高往低排列,噴起多條白色水柱,並有多尊金質壯士雕像,以不同的姿態立於其石梯上,中間部位則有大噴泉往空中飛躍,流水滔滔奔向下層的一座圓形大水池中,池中央突起一尊高大的鍍金裸身大力士,雙手正奮力撕裂一頭金獅的大嘴,金獅嘴中冒出一條長水柱直上青天,而水池周邊約有八隻金魚張嘴向外噴出水柱,極富層次感與動力感。據說,這座雕像展現力拔山河兮的英雄氣概,突顯的是彼得征服大敵瑞典,象徵俄帝成為霸主的榮耀。

 
 
 

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之下,池水與噴泉水匯聚成一條方形河,既長又直,嫻靜而平穩的河水緩緩流出,延伸長達數十哩,兩邊的樹林高挺茂密,河水最終流入淼漫的芬蘭灣,銜接汪汪洋洋的婆羅的海,猶如堅毅的生命力找到出口,堂堂地出人頭地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想當年,歐洲各國使節搭船抵達岸邊,下船後途經浩瀚的大花園,觀賞宅紫嫣紅的奇花異草,在飛簷畫壁的亭閣小憩,端詳那奇偉的大理石雕像,縱覽噴泉的淼漫壯麗,先行感受大國的富麗與天威,再進入巍峨的宮殿,坐在金碧輝煌的大廳等待沙皇召見,無不收起輕鄙之心,屏息靜穆,嚴肅以待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 
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
 


我設身處地想像,當年彼得大帝君臨此殿,眼下盡是歐陸文明的精粹,落實登基王位後的西化政策,提升文化水平,加深生活品味,已非昔日野蠻賤民之流;而且大帝志在千里,選擇臨海的居所,是為了運籌帷幄,隨時可登上船艦,揮師入歐,左右局勢,呼風喚雨,真是志得意滿呀。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
 
 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 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he End
 
 
 

 
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 
 




 

 
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 

 

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



 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