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

從地圖消失的國家

我在巴爾幹半島(the Balkans)的旅程,是從斯洛維尼亞(Slovenia)出發,行經波西尼亞(Bosnia),進入克羅埃西亞(Croatia),對於這個號稱「歐洲火藥庫」地區,心中充滿好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斯洛維尼亞首都盧比安納   

猶記得高中的歷史教科書,提及二戰後的巴爾幹半島,在列強的支配下,成立「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」,由領導人狄托(Josip Broz Tito, 1892-1980)主政,強調多元種族政策,包容斯洛維尼亞、克羅埃西亞、波西尼亞與黑塞哥維納(Bosnia and Herzegovina)、馬其頓(Macedonia)、塞爾比亞(Serbia)、黑山(Montenegro)等六個共和國,以及科索沃(Kosovo)與伏伊伏丁那(Vojvodina)兩個自治省,和平共處,相安無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克羅埃西亞首都札格拉布

雖然狄托出身共產黨,走社會主義路線,但是他深具領導魅力,採取「不結盟運動」的策略,擺脫美蘇冷戰的困局,拋棄蘇聯計畫經濟,反而倡導自由作風,改善人民生活,促進族群和諧,頗受世人推崇。

不幸的是,88歲的狄托逝世之後,南斯拉夫情勢頓時改觀,種族爭鬥再起,內戰烽火連天,民不聊生,從19916月起,各共和國紛紛走向獨立,導致南斯拉夫聯邦解體,從地圖上消失不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盧比安納尼古拉大教堂

前南斯拉夫駐歐盟大使米哈伊洛・塞諾布恩雅(Mihailo Crnobrnja)出版《南斯拉夫分裂大戲》(The Yugoslav Drama)一書,分析南斯拉夫亡國的原因,他認為狄托雖然獨裁,卻不訴諸暴力,並且胸襟寬宏,積極推動各民族之間的「友愛團結」情懷,才得以維持南斯拉夫的統一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而後狄托時期的來臨,政治權力由聯邦政府轉移到各共和國,政治人物強調的是民族認同議題,誇大社會既存的差異,並製造新的分歧,紛紛擾擾,永無寧日。因此,他歸結說:「南斯拉夫走向自我毀滅,是民族領袖選擇強調差異性,並擴大誇張其差異。」*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 
 
 
 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札格拉布市場水果

塞諾布恩雅在書中指出,由於民族差異性的突顯,加深各共和國之間的嫌隙,彼此猜忌,互相懷疑,塞爾維亞民族主義首先爆發,主張中央集權,強調塞爾維亞人的霸權地位,導致斯洛維亞人與克羅埃西亞人驚懼萬分,民族仇恨升高,推動退出聯邦的活動,繼而針對國界重劃引起爭執,雙方激憤開槍,觸發「種族分離」的內戰,戰火連年,死傷慘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 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克羅埃西亞札達市區

自從諸小國紛紛宣布獨立,南斯拉夫從地圖消失之後,巴爾幹半島在國際舞台上逐漸地失去影響力。這就是政爭亡國的典型例證,殷鑑不遠,歷史的教訓值得大家省思,尤其政治人物更要戒慎小心,千萬不要陷國家於萬劫不復的地步。

*許綬南() (1999)《南斯拉夫分裂大戲》,頁146。台北:麥田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斯洛維尼亞布雷德湖
 
The End

1 則留言:

波希米亞 提到...

老師:祝您佳節愉快,身體健康。看到您的旅遊文章,好懷念以前當背包客的日子,我也好想能放下手邊任務,從一個城市玩到另一個城市,抓住人生多采多姿的記憶。李智偉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