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

赫爾辛基的救贖

九月下旬,天空泛藍,氣溫約攝氏12-15度,空氣濕潤,秋風涼爽,我抵達芬蘭(Finland)首都赫爾辛基(Helsinki),其市區建築的顏色非白即灰,看起來相當的單調沉悶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 


赫爾辛基的市容反映出芬蘭受異國統治的辛酸史。芬蘭的領土緊鄰瑞
典、蘇俄與挪威,處於強國的威脅下,曾受瑞典(1100-1809)與蘇俄(1809-1917)的統治,人民處境悲慘,直到19185月才得到實質的獨立。不同的統治者在芬蘭推動各自的文化特色,興建式樣廻異的建築,遺留特定的印記。

 
赫爾辛基港口都市的開闢,即是異族統治的結果。瑞典國王將芬蘭定位為「波羅的海的女兒」,特別興建赫爾辛基城市,以爭奪波羅的海國家的貿易利益,其後蘇俄擊敗瑞典,統治芬蘭的時期,於1812年將芬蘭首都從土庫(Turku)遷到赫爾辛基,距離最靠近俄國聖彼得堡,便於沙皇發號施令,都是別有居心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

 
芬蘭人民慘遭國難,過著痛苦的日子,在心靈與精神的慰藉上,最普遍的方式是透過宗教與音樂,尋求生命的救贖,啟發愛國情操。因此,在赫爾辛基旅行,重要的教堂與音樂家紀念碑都是必要的行程。

 

赫爾辛基有三大教堂:路德派大教堂 (Tuomiokirkko; Helsinki Cathedral)、烏斯本斯基東正教教堂(Orthodox Uspensky Cathedral)與岩石教堂(Temppeliaukio Church)

 
路德派大教堂的位置就在市區一座廣場,聳立在高臺上面。我步上大理石階,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棟高聳的新古典式建築,有白色高大石柱撐起古希臘三角門楣,後端的塔樓前後各有2個小綠色圓頂,彼此對應,中間則是一大型綠色圓頂,樓簷上豎立12尊耶穌門徒雕像,氣勢非凡,氣象萬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 
路德派大教堂建於1830-1852年,原名是聖尼古拉教堂 (St. Nicolas’
Church),作為向俄帝沙皇尼古拉一世致敬的標誌,直到1917年,芬蘭獨立後才改稱赫爾辛基大教堂。

 
我帶著肅穆的心情步入大教堂,內部的裝飾相當的簡約,頗符合路德教派的儉樸精神。牆面有一幅耶穌受難圖,裝置一套古色古香的管風琴音箱,大型吊燈從天花板垂下,牆壁掛著聖者的雕像,散發一種純淨貞潔,簡約莊嚴的感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
 
 
離開大教堂,我回到廣場中央,端詳一尊帝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
(Alexander II)的銅雕像:他兩腳分立,站在紅色花崗石的高臺基座上,身穿軍服,長形軍刀配於左腰,目視遠方,炯炯有神,而基座四周環繞數尊雕像,分別象徵和平、正義、科學、藝術的女神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

 
 
那尊雕像反映的是芬蘭遭俄帝入侵,受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統治
(1855-1881)的時代產物。芬蘭獨立後,芬蘭人並未破壞該雕像洩恨,也未藉故激起仇視氣氛,顯現其尊重歷史文物的大國民風度,令人敬佩。

 
歷史事件受特定時空條件的限制,受特定時代思想或社會風氣的規約,而有其必然的結果,但是往者已矣,無法挽回,人們可以從中記取教訓,莫重蹈覆轍,並痛切反省獲取啟示,大步向前開創新局,其他幼稚的、情緒的、報復的暴力言行,都於事無補,徒遺笑柄。

 

相較之下,位於市區碼頭東邊的烏斯本斯基東正教教堂,展現不同的風貌相。那是多棟大樓合併的建築,紅磚砌成的牆面,加上洋蔥式綠色圓形屋頂,頂端豎立金黃色小圓球與十字架,總共13座,象徵耶穌與十二門徒的降臨。
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教堂內部面積寬廣,從大型拱門進入,金色十字架垂掛而下,閃亮發光,牆面正中央掛著大幅的耶穌聖像,周邊皆是聖者畫像,尊貴肅穆,最奪目的是一件銅質祭盤由上方垂下,香氣裊裊飄散,宮殿式大吊燈懸掛在天花板,下方則擺了一張覆蓋紅絲巾的祭壇,大堂中排列著祈禱用的木椅,顯得華麗堂皇,雍容華貴,對靈魂昇天的傳說(「烏斯本斯基」的原文是昇天的意思)致予無上的榮耀。
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




    
 
岩石教堂是我們參拜的第三座教堂,建於1969年,屬於路德派教會聚
會的場所。它是世上唯一以炸藥炸開花崗石,開鑿而成的教堂。我從入口處望去,長方形的一條牆面橫跨洞口上,其上端堆滿挖出的花崗石塊,給人一種粗獷厚實的感覺。我步下螺旋梯進入教堂,一座綠色透明圓頂由百多條的鋼柱向上撐起,陽光由中層的180扇天窗射入,管風琴的音樂在室內空間迴盪,流動著冰涼的氣息,確實是別開生面的教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
 
我在出口處,好奇地翻閱架上的小卡片,其中三張印有中文,寫著:「我們也許會失去一切,但永遠不會失去耶穌基督」、「神是你的山寨,牠是你的避難所」、「此時站立得穩,決不放棄,既使危機仍大,上帝已了然」。

 

其後,我驅車向西北方,進入「西貝流士紀念公園」(Sibeliuksen Puisto; Sibelius Monument)。公園佔地廣闊,綠地遍野,垂楊處處飛舞,白楊樹挺拔,湖水流動,亭閣可觀,是休閒好去處。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 
我最感興趣的,是緬懷大音樂家西貝流士(Jean Sibelius, 1865-1957)的紀念石碑,碑石銘刻大頭顱與大耳朵,下端連接半部胸膛造型,最上端則是一具銀色臉龐雕塑中年的西貝流士,雙眼低垂,上唇蓄鬚,嘴巴緊閉,好像憂心忡忡,若有所思的表情。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 
不遠處的樹林旁,矗立一件大型的不鏽鋼管風琴立體雕塑,由六百多支鋼管組合的,高8.5公尺,長10.5公尺,重24噸,藉以表彰西貝流士的音樂成就,振聾啟瞶,凝聚人心,功在社稷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 
 

 
西貝流士是芬蘭的偉大音樂家,他33歲時有感於芬蘭人在蘇俄沙皇的
統治蹂躪下,逐漸失去民族的自覺意識,於是創作《芬蘭頌》(Finlandia)交響樂,在民間流傳甚廣,激發國民的愛國心,對日後的芬蘭獨立貢獻厥偉。

 
幸運的,我隨後在市區購得一張音樂CD,其中竟有長度726秒的《芬蘭頌》歌曲,留作芬蘭之旅的紀念,真是喜出望外。

 

對弱勢者而言,藝術是鼓舞人心,對抗暴政與暴力的最有效的武器。大哉,西貝流士!偉大的藝術是受苦難者的心靈安慰,也是靈魂的救贖,更是力量匯集的動能,芬蘭的殷鑑不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he End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