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離開沙漠,回到尼羅河岸,乘坐「拉姆西斯二世」號郵輪,由南向北航行,繼續古埃及的行程。
此後三天,我們在導遊的安排下,夜間航行,白天上岸,參觀「費萊神殿」(Philae Temple)、「艾得夫神殿」(Edfu Temple)、「卡納克神殿」(Karnak Temple)、「路克索神殿」(Luxor Temple)、「哈姬蘇女王神殿」(Mortuary Temple of the Hatshepsut)等等,橫貫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(西元前1550-1295)以至托勒密(Ptolemy)王朝(西元前332-30),歷經千餘年的歲月,其後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控制埃及,崇奉一神的基督教,並下令關閉「異教」神殿,古埃及信仰從此被迫中斷。
進入石砌的大門,拉姆西斯二世的大型雕像站立在庭院中,雙手抱拳交叉於胸前,其高度恰如身後的一顆綠色椰棗樹,而法老最鍾愛的妻子雕像則立在其兩腿之間,當我仰頭拍照,從鏡頭看見雕像右手與臉龐都已損毀,無法辨識,頗感惋惜。
此後三天,我們在導遊的安排下,夜間航行,白天上岸,參觀「費萊神殿」(Philae Temple)、「艾得夫神殿」(Edfu Temple)、「卡納克神殿」(Karnak Temple)、「路克索神殿」(Luxor Temple)、「哈姬蘇女王神殿」(Mortuary Temple of the Hatshepsut)等等,橫貫新王國時期十八王朝(西元前1550-1295)以至托勒密(Ptolemy)王朝(西元前332-30),歷經千餘年的歲月,其後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控制埃及,崇奉一神的基督教,並下令關閉「異教」神殿,古埃及信仰從此被迫中斷。
其中,最具歷史的滄桑意象的,首推祭拜阿蒙神(Amun)的卡納克神殿。我一眼望去,在神殿入口前的石砌通道兩旁,各蹲伏十二尊石雕的羊頭獅身,羊嘴下方則雕塑法老王拉姆西斯二世的雕像,作為王權(獅子)與繁殖力(公羊/阿蒙神)的象徵,雖然有幾尊雕像已經殘破,面目全非,可是一字排開,似乎守護著神殿,看起來非常的壯觀。
我再向中庭走去,12根紙草式圓形石柱赫然在面前,兩排相對應,高高豎立,柱寬需兩人圈臂合抱,柱身繪有彩色的古埃及男女側面人形與象形文字,柱頭以香菇狀的平盤頂起神殿廳堂,可是目前廳堂已經拆掉,只留一條巨石柱橫架在圓形石柱上,仍然顯得氣勢凌人,巍峨壯觀。
這些圓形高大石柱看來眼熟,我想起英國女作家阿嘉莎.克莉絲蒂(Agatha Christie)偵探小說改編的電影《尼羅河謀殺案》(Death on
the Nile),出現的謀殺場景類似神殿圓形石柱,兇手隱匿在石碑與牆角陰暗處,從石柱頂端推落巨石,試圖謀殺男女主角,在千鈞一髮之間造成視覺震撼,進而牽動懸疑張力,導致劇情迷離,高潮迭起。
我從兩排石柱之間遙望,見到遠處的方尖碑,獨自高立在亂石堆中,似乎散發孤獨悽涼的氣氛。於是,我快步疾走,環視周遭環境,處處是斷壁殘垣,法老與王后的雕像或斷頭或缺手,刻畫象形文字的石牆傾頹半倒,似乎表述歲月流逝的無情,真是怵目驚心,令人感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