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雅典街頭,映入眼簾的是一些紀念性建築,令人觸動思古幽情,緬懷希臘的昔日光榮。
其中,「國立考古學博物館」(National
Archaeological Museum)最受矚目,是19世紀末的新古典風格建築。座落在「10月28日街」(28 October
Street)或稱「派迪森街」(Patission Street),博物館以T字形大樓呈現,樓高兩層(另加地下室),中間神殿式縱向大樓以四根愛奧尼克石柱聳起,屋頂上有四尊全身雕像立於左右兩邊,俯視著下方寬闊的庭院,兩側翼採衛城柱廊的結構,以水平式向左右伸展,相當的對稱穩重,具有權威的氣勢。
博物館收藏的珍品涵蓋希臘史前時期至拜占庭時期,是希臘最大的遠古文物博物館,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。其中陳列無數的珠寶、陶器、雕塑、日用品、武器等等,以邁諾斯王宮仕女壁畫與邁錫尼黃金面具,是最讓我瞠目結舌的珍藏,其淵源遠溯西元前13—16世紀,顏色多彩,造型逼真,外觀完整,值得再三審視。
而最具有藝術代表性的作品,首推《海神波賽冬青銅雕像》(statute of Poseidon),表現海神準備擲出三叉戟的神態,兩手臂前後平舉,兩腿略呈弓箭步,眼神專注,裸體肌肉剛勁,力道十足,其均衡穩定的結構,展現的是肉體的健美與意志的堅毅,形成原始的美與力的結合,對後世的藝術發展具有長遠的影響,尤其衝擊歐洲「文藝復興」運動,成為當時藝術家回歸的靈感源源。
其次,市區中心的「憲法廣場」(Syntagma Square),一座「無名戰士之墓」(the Tomb of Unknown Soldiers),其定時的衛兵換班儀式,值得駐足一觀。
在一橫幅大理石牆面,有一幅垂死戰士的浮雕圖案,頭戴古希臘戰士盔甲,赤體橫臥在石塊上,牆面下方堆滿祭祀的鮮花,以紅花花圈排成350,000數字,代表1821年獨立革命前後的犧牲的人數。
總統府衛兵(Evzones)分立左右兩方,肩扛長槍,頭戴高紅帽,垂下一方長形頭巾長及腰際,上身穿白長衣,棕色短背心,下身著白短裙與白長束褲,腳踏麵包鞋,鞋端繫一團紅毛球,舉高手臂,踢出正步,兩人交錯而過,猶如曼妙的舞姿,其慢動作看得令人陶醉。
原來,「無名戰士之墓」豎立於1932年3月25日(希臘獨立紀念日),以表彰革命烈士對抗土耳其統治者的英勇行為。據了解,衛兵所穿的短裙開著四百褶,象徵希臘受鄂圖曼土耳其統治的時期,而牆面上銘刻著古代雅典政治家伯里克里斯(Pericles, 495-429 BC)的葬禮致詞:(左邊)「床位已清空,為了無名的戰士」、(右邊)「對出色的人來說,無處不是(值得)埋骨之地」,令人心慟,令人感動。
值得記述的是,在希臘人爭取獨立,對抗鄂圖曼帝國的時期,有一位名滿天下的詩人拜倫加入,既捐款又親征,鼓舞了抗爭者的士氣,對於希臘共和國的建立有重大的貢獻。1824年4月19日,拜倫在希臘米蘇隆吉登陸,準備率軍展開進攻行動,卻突然染上熱病,竟然闔然長逝,悲壯之舉撼動世人*。
你生命之血的來龍去脈,
把敵人狠打!
環顧四旁,選一方土壤,
去靜靜安息。」。**
一陣熱烈的掌聲打斷我的思緒,我定睛一看,衛兵結束表演,圍觀的遊客紛紛表達讚賞之意。兩位衛兵肅立在紀念碑前方,後面緊鄰的是「國會大廈」(Parliament Building),中央的黃色三層高樓向上聳立,由十根大理石列柱撐起,側翼廊樓向左右伸展,態勢顯得均衡莊重。那是一棟新古典主義(neoclassic)的建築,原是希臘國王奧圖(King Otto,
1815--1867)的王宮,直到1935年才改建為國會議場。
令人納悶的是,何以希臘爆發革命戰爭,於1829年脫離鄂圖曼帝國的魔爪後,會有新的國王出現呢?
我從「憲法廣場」向北走到Panepistimiou街道,「古典三部曲」一字排開,俯視著街上忙碌的行人與車輛。
雅典大學座落在中央的位置,以黃色的長方形的建築外觀呈現,入口處有兩根愛奧尼亞式大石柱,高高架起橫飾帶與三角門楣,左右兩側各有四根大理石的列柱長廊,是仿照雅典衛城神殿的複製品,長廊的牆壁上有紅色的人物的浮雕,整棟建築透露出一股均衡的、對稱的感覺。
位於最左側的國家圖書館,是三間連接的建築群組,中央主體建築仿照衛城神殿的樣式,以六根白色大理石愛奧尼亞式大石柱,挺起上端的橫飾帶與三角門楣,前方大院有半圓形環狀石梯,猶如老鷹之展開的翅翼,可以通向大門的入口,左右兩棟建築由柱廊銜接主體建築,既大方對稱,又莊重穩定,頗具古典的特色。
***蘇俊翔(譯)(2003)《錯過進化的國度—希臘的現代化之路》。台北:
遠足文化。
****劉增泉(2003)《希臘史:歐洲文明的起源》。台北:三民書局。
The End
而最具有藝術代表性的作品,首推《海神波賽冬青銅雕像》(statute of Poseidon),表現海神準備擲出三叉戟的神態,兩手臂前後平舉,兩腿略呈弓箭步,眼神專注,裸體肌肉剛勁,力道十足,其均衡穩定的結構,展現的是肉體的健美與意志的堅毅,形成原始的美與力的結合,對後世的藝術發展具有長遠的影響,尤其衝擊歐洲「文藝復興」運動,成為當時藝術家回歸的靈感源源。
其次,市區中心的「憲法廣場」(Syntagma Square),一座「無名戰士之墓」(the Tomb of Unknown Soldiers),其定時的衛兵換班儀式,值得駐足一觀。
英年早逝的偉大詩人拜倫,一向視希臘為摯愛的祖國,留下《三十六歲生日》激勵人心的絕命詩,他寫道:
「……醒來吧,我的心!希臘已醒來!
醒來吧,我的心!去深思細察你生命之血的來龍去脈,
把敵人狠打!
…去尋求(不尋求也常會碰上)
戰士的墳墓,於你最相宜;環顧四旁,選一方土壤,
去靜靜安息。」。**
追根究底,希臘追求獨立運動風起雲湧之際,歐洲列強英、法、俄、奧地利、德介入,以保護各自的利益為目的,對積弱的希臘頤指氣使,但是希臘人為驅逐土耳其人,不得不接受列強的擺布,於1832年被迫接受一個外派的國王奧圖,選自巴伐利亞王國(the Kingdom of
Bavaria, 1806-1918)(就是今日德國領土東南方的自由邦),由國王的17歲次子出任,是遷就現實,不得已的結果。
不過,奧圖真正掌權之後,對「再希臘化」運動有重大的貢獻,影響最深遠的,莫過於1833年遷都雅典的決定,而當時雅典僅是一個5,000人口的小村莊,破敗凋敝,十分落後,但在奧圖的精心擘劃下,雅典成為光復希臘精神的基地,藉以復興久受異族摧殘的希臘的古典文明與知識,喚起知識分子回歸希臘固有的文化遺產,並推動古代光榮的藝術與建築,作為希臘人國家認同的根源。***
其中,奧圖國王「再希臘化」的遺產之一,就是推動「古典三部曲」(Neoclassical Trilogy)建築,透過其新古典主義的風格,向世人昭告古希臘文化的特色,表彰古希臘文明的成就,以利於希臘人恢復固有的自信心。
「古典三部曲」包括「雅典學院」(the
Academy of Athens, 1859-1887)、「雅典大學」(the University of
Athens, 1839-1864)與「國家圖書館」(National Library, 1877-1902),如今已成為觀光客必遊的勝景。
雅典學院以白色大理石為建材,有六根愛奧尼亞式(Ionic
pillars)石柱相當醒目,向上撐起橫飾帶與三角門楣,門楣上刻畫雅典娜女神從宙斯頭上誕生的人物雕刻,刀法蒼勁,動感十足。學院屋頂飄著希臘國旗,正前方豎立長石柱,上端分立一尊全身立像,左邊是雅典娜手持長矛,身穿軍服,以戰神的姿態出現,右邊則是裸體的太陽神阿波羅,手持琴具,形象極為優雅。學院庭院鋪設綠樹草皮,石階之前鑄刻兩尊大理石哲人的雕像,一是柏拉圖(Plato),一是蘇格拉底(Socrates),低頭靜思,十分脫俗。
然而,在「再希臘化」運動與慕古風尚的激盪下,希臘在1967年醞釀一股重溫昔日光榮的舊夢之風潮,間接地促成軍人政變,以建立「希臘基督教的希臘」為使命,倡言恢復古代雅典的輝煌,遵從傳統宗教與道德,因而解散政黨,實施戒嚴,整肅異己,導致經濟衰蔽,青年學生上街示威抗議,直到1974年舉行大選,廢除君主政體,轉型為總統制,社會動盪才暫止息。****
遺憾的是,始於19世紀下半葉,希臘的民主政治演出脫軌,勝選的政客一旦上台,大搞幫派式「恩寵」(patron-client),藉著「主從」關係進行分贓,以利益換取忠誠,也就是民選官員私心自用,安排自己人進入官僚體系,擔任政府公務人員,不但領取固定的薪餉,而且享受優厚的退休福利,長此以往,不但派系勢力猶如滾雪球一般,各立門戶,內鬥加劇,政情不穩定,而且,政府財政負擔劇增,終至不勘負荷的地步。
在我看來,雅典街頭折射的歷史榮光雖然耀眼,可是卻未能延續於今日,難道是文明古國的宿命嗎?
*G. 勃蘭德(1987)《拜倫評傳》。台北:水牛出版社。
**楊德豫(譯)(2010)《拜倫抒情詩選》,頁221-223。台北:書林。***蘇俊翔(譯)(2003)《錯過進化的國度—希臘的現代化之路》。台北:
遠足文化。
****劉增泉(2003)《希臘史:歐洲文明的起源》。台北:三民書局。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