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印象派(Impressionism)莫內(Claude Oscar Monet,
1840-1926)的名畫又來了,今(2013)年歲末(11月14日)在台北展出,真是愛好藝術者的福音。這個好消息令我回想起旅遊巴黎,走訪橘園美術館(Musée de l’Orangerie),觀賞莫內大作的往事。
一個冬天午後,我依依不捨地離開羅浮宮,臨時決定走訪橘園美術館(Musée de l’Orangerie)參觀。
我跨過羅浮宮外緣的「卡魯索廣場」(Pl. du
Carrousel),走出「騎兵凱旋門」,隔著一條「金字塔街」(rue des pyramides),對面就是杜樂麗花園(Jardin des Tuileries),而橘園美術館就位在花園的西邊盡頭。
其實,杜樂麗花園的地理位置,介於羅浮宮與「協和廣場」(Place
de la Concorde)之間,占地25.5公頃,而橘園美術館處於花園,與協和廣場比鄰,換句話說,要走過整個花園,從東至西,才能找到美術館。
金字塔街聖女貞德雕像
協和廣場噴泉
忽然,就在我跨越金字塔街之際,目睹了一場鬥毆事件,使我整個人都呆住了。那時在川流不息車陣中,一部新車突然緊急停靠路邊,一位男士駕駛迅速地跳出車門,以拳王阿里之拳擊姿勢,抱拳跳腳,當街痛打後方的機車騎士,那騎士被揍得不支倒地,直到有人出面勸架,那位粗暴的駕駛才悻悻然收手。我在路邊看得心驚肉跳,推敲鬥毆事件的原因,可能是機車騎士行駛中擦撞新車,惹火新車主人,上演一幕鬥毆事件。由於鬥毆事件近在眼前,我怕惹禍上身,竟不敢取出相機拍攝,但內心對巴黎人的優雅不免有些保留。
外觀像是一隻長方形的石材珠寶盒,橘園美術館北邊靠近花園有一片長形磚牆,南邊接近塞納河(La Seine),以一大片玻璃帷幕覆蓋,而正門面向協和廣場,左右各有兩根圓形石柱,撐起三角形屋頂,中間的拱門上方銘刻館名,下方裝設透明的玻璃旋轉門,整體以淡黃色和淡藍色搭配,散發著幽靜雅致的氣息。
館內羅丹雕像
讓我驚訝不置的原因,是那360度的牆面上,展開莫內八大幅蓮花與湖水的油畫,元氣淋漓,氣勢浩瀚。柔和的自然光從天花板傾瀉而下,生動地照亮淡藍色的牆面,渲染得畫中的湖水流動起來,蓮葉「何田田」地飄移,垂下的樹葉在清風中拂動,湖邊的花草香陣陣傳來。
這種足以突顯《睡蓮》的意境之展廳設計,是對莫內與捐畫者的尊敬。1918年,莫內將兩幅睡蓮繪畫捐給法國政府,而畫商紀庸(Paul Guillaume)生前大力蒐集莫內作品,由其夫人在1977年全數捐出,其無私的行徑成就了大眾的眼福,更有相關的藝術機構匠心獨具,對橘園美術館進行改建,並配合原畫的尺寸與色調重新設計展場,讓世人得以獨特的方式觀賞大師的傑作,其弘揚藝術的胸襟與眼光,真是令人折服。
接著,我轉到美術館的一樓,觀看塞尚(Paul Cézanne,1839-1906)、雷諾瓦(Pierre Auguste Renoir,1841-1919)、馬諦斯(Henri Matisse,1869-1954)、畢卡索(Pablo Picasso,1881-1973)、羅素(Henri-Rousseau,1844-1920)等人的名作。
1870—1890年,一群年輕畫家在馬內(Edouard
Manet,1832-1883)的《野餐》(The Luncheon on the Grass)與《奧林比亞》(Olympia)畫作影響下,以巴黎蒙馬特作為基地,不斷地辯論與激盪,主張埋葬巴黎畫壇的古典傳統,拋棄空洞的理想對象,將畫板移到室外,以多彩的筆觸,描繪光線的跳躍,強調色彩的效果,在當時是離經叛道之舉,卻意外地開風氣之先,從此把西方繪畫推向現代,影響後代的畫風,留名千古。
羅浮宮寶藏
一個冬天午後,我依依不捨地離開羅浮宮,臨時決定走訪橘園美術館(Musée de l’Orangerie)參觀。
協和廣場噴泉
忽然,就在我跨越金字塔街之際,目睹了一場鬥毆事件,使我整個人都呆住了。那時在川流不息車陣中,一部新車突然緊急停靠路邊,一位男士駕駛迅速地跳出車門,以拳王阿里之拳擊姿勢,抱拳跳腳,當街痛打後方的機車騎士,那騎士被揍得不支倒地,直到有人出面勸架,那位粗暴的駕駛才悻悻然收手。我在路邊看得心驚肉跳,推敲鬥毆事件的原因,可能是機車騎士行駛中擦撞新車,惹火新車主人,上演一幕鬥毆事件。由於鬥毆事件近在眼前,我怕惹禍上身,竟不敢取出相機拍攝,但內心對巴黎人的優雅不免有些保留。
然後,我從入口處走進花園,觸目所及皆是綠樹、古典與現代雕像、噴泉池、草坪、鮮花,人們優閒地坐著看噴泉,孩童觀賞水池中飄游的鴨子,也有人敲擊樂器自娛,一切顯得閒適太平,有如世外桃源,真是巴黎人的福氣。
外觀像是一隻長方形的石材珠寶盒,橘園美術館北邊靠近花園有一片長形磚牆,南邊接近塞納河(La Seine),以一大片玻璃帷幕覆蓋,而正門面向協和廣場,左右各有兩根圓形石柱,撐起三角形屋頂,中間的拱門上方銘刻館名,下方裝設透明的玻璃旋轉門,整體以淡黃色和淡藍色搭配,散發著幽靜雅致的氣息。
草坪庭院中的散佈著多尊羅丹(Auguste
Rodin, 1840--1917)的雕塑傑作,包括《夏娃》(Eve)與《吻》(Kiss)等等,我登石階入館,花了7.50歐元購票,急切地直奔二樓,瞻仰莫內的《睡蓮》(Water Lilies),畢竟橘園是以他的八幅《睡蓮》系列聞名於世的。
我一進入橢圓形的大展廳,頓時大吃一驚,問站立一旁的管理員說:「Is it original?」,管理員笑著回答:「Yes」。原來,掛在整片牆面的大幅油畫都是大師的真品,使我心情激動起來。
讓我驚訝不置的原因,是那360度的牆面上,展開莫內八大幅蓮花與湖水的油畫,元氣淋漓,氣勢浩瀚。柔和的自然光從天花板傾瀉而下,生動地照亮淡藍色的牆面,渲染得畫中的湖水流動起來,蓮葉「何田田」地飄移,垂下的樹葉在清風中拂動,湖邊的花草香陣陣傳來。
我懷著膜拜的心情繞室漫步,環顧那卷軸似的油畫,然後坐在展覽室中央的軟墊上,細細地觀賞湖水中的睡蓮。在莫內大師的筆觸下,溫暖的陽光似有還無,藍中帶綠的湖色,深淺分明,濃淡有致,一池蓮花漂浮著白色、黃色、紫色、紅色的倒影,睡蓮以簡筆勾勒,輪廓抽象而模糊,陽光閃爍映出繽紛的顏色,春風徐來,粗黑的樹幹低垂的枝葉飄動著,如夢似幻,讓我覺得此刻身在湖邊,而不在展廳中,出現繪畫與環境交織,人與畫交融,虛幻成真的感覺。(由於該館不准參觀者拍照,因此,以該館出售的導覽手冊封面照片引介如下。)
接著,我轉到美術館的一樓,觀看塞尚(Paul Cézanne,1839-1906)、雷諾瓦(Pierre Auguste Renoir,1841-1919)、馬諦斯(Henri Matisse,1869-1954)、畢卡索(Pablo Picasso,1881-1973)、羅素(Henri-Rousseau,1844-1920)等人的名作。
雷諾瓦的裸體女人是我最鍾愛的繪畫,諸如《長髮浴女》(Female
Bather with Long Hair)、《躺著的裸女》(Lying Nude)、《風景中的裸女》(Nude Woman in a Landscape)、《擦腿浴女》(Seated
Bather Drying a Leg)等等,都在展示之列,那輕柔的光線襯托女體的優雅,膚彈可破,笑容甜蜜,表現青春與天真之美,讓我百看不厭。
相對照之下,橘園展出的畢卡索裸女畫,像是《紅色背景的裸女》(Nude on Red Background)、《擁抱》(The Embrace)、《覆蓋大巾的裸女》(Large Draped Nude)、《大浴女》(Large Bather)等等,以多變而爭議的技巧,灰白黯淡的顏色,呈現女體的扭曲臃腫,豐胸肥臀,表情木然,充滿憂慮或無助的感覺,與雷諾瓦迥然不同。
而馬諦斯畫中的女人出現不同的風貌,表達一種平和的與勻稱的韻味,一種溫柔敦厚的視覺安排,諸如《女人與小鼓》(Woman with Tambourine)、《躺下蓋巾的羅女》(Draped
Nude Lying Down)、《三姊妹》(Three Sisters)、《白奴》(the White Slave)等等,或臥或站或坐,展現女人的輕鬆安逸的狀態,令人感受一股安靜單純,生活美好的樂趣。
整體看來,橘園美術館的強項,是集印象派傑作之大成,成為印象主義大師的重鎮。事實上,印象派最重要的貢獻之一,是將西方繪畫從傳統中解放出來,畫家從此不再受先前宮廷與宗教故事的束縛,而走出戶外,走向陽光與顏色,走入活人與風景,為藝術開闢了新的里程碑。
其實,印象派畫家曾經被法國畫壇排斥,拒絕於主流畫派之外,有如喪家之犬,遭人譏諷詬病。因為,當時巴黎畫家受文藝復興藝術的影響,以仿古為傳統,從古希臘與羅馬文化找靈感,向聖經故事尋題材,奉宮廷畫為正宗,產出天神、聖母、聖子之類的作品。
今日,我們欣賞印象派大師的大作,就是要體悟大師們反抗藝術主流派,站在權威對立面的勇氣,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,才能發揮自我的才華。
顯然,橘園美術館的主題是對印象主義膜拜,是向印象派巨擘頂禮,無論在設計、氣氛、動線、藝術收藏各方面,都不愧首屈一指,電影明星兼導演伍迪・艾倫(Woody Allen)曾經在2008年12月26日造訪橘園,在觀賞之餘大表讚賞,他說:「橘園美術館是巴黎唯一必須參觀之處」*,雖然伍迪・艾倫的評語未免失之以偏概全,可是也不難從中推論橘園的真正價值。
*Jean-Noel
von der Weid (2011)《Orangerie Museum: Visitor Guide》。Paris:Musée de l’Orangerie。
The En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