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

吳哥塔普倫驚世古木奇賓

如果你堅持「人定勝天」的信念,主張人類終能征服大自然,那你得造訪吳哥窟的塔普倫寺(Ta Prohm),讓那大自然的魔力修正你的觀念。
 
 
 

 
 

有一年,我到了塔普倫寺,滿眼盡是怵目驚心的景象,廟宇僅剩下殘骸,腐蝕如海底的沉船,搖搖欲墜,周邊的圍牆斑駁,石塊脫落,落葉成堆,而濃茂的大樹矗立直挺,拔地而起,綠意盎然,欣欣向榮,形成強烈的對比,令人感嘆植物的生命力如此堅毅,竟然穿越時空的束縛,盡情地鋒芒畢露。
 
 
 

 
 

在寺內流連,盈目皆是木棉樹與榕樹的堅實枝幹,古拙粗壯,樹根深入石材建物中,宛如捲曲的大蟒蛇捕獲獵物,咬住不放鬆,蒼勁的樹幹好像蛇頭昂然,筆直屹立,兩者僵持較勁,形成互不相讓的局面。

 
 
 
 
 

寺廟年久失修,磚落牆倒,石門頹傾,臨時以木架支撐,印度教阿普莎拉(Apsara)女神雕像蒙塵,斷壁上的浮雕佛像出現紋裂,臉龐滿佈滄桑,無語地俯視人間,更有石雕佛像跌落牆角,或毀壞或腐蝕,令人心生惻隱,不忍檢視端詳。

 
 

原來,塔普倫寺動工於1181年,位置在吳哥大城東方,距離大約1公里,風格妍巧精緻,雅潔肅穆,是當時的國王為紀念母親而興建,出於一片孝心,廣受稱頌讚佩,卻在15世紀遭暹羅人侵凌,搶劫一空,更因吳哥王朝遷都金邊而棄置不顧,數百年來埋入荒林野叢中,廟堂灰飛煙滅,寺院破落殘敗,唯獨植物生生不息,枯藤糾葛老樹,盤踞在廢墟之上,枝葉繁盛,樹幹高不可攀。
 

 
 

塔普倫寺破落頹廢,沒沒無聞,竟在500年後因為一位奇賓到訪而聲名大噪,而出現意外的造化轉折。那是2000年,好萊塢電影知名女星安潔莉娜・裘莉(Angelina Jolie)出現在塔普倫寺,以一身武打勁裝拍攝《古墓奇兵》(Lara CroftTomb Raider),電影一炮而紅,塔普倫寺頓時受到世人矚目,名揚遐邇,招引大批遊客參訪實境。
 

當地人告訴我,安潔莉娜・裘莉在拍片之餘,常到市區一家茶室休憩,索取簽名者眾多,她是來者不拒,對人親切自然,一時傳為佳話。有趣的是,當地人將塔普倫寺重新命名「安潔莉娜・裘莉的寺廟」(Angelina Jolie Temple),餐廳也推出「安潔莉娜・裘莉雞尾酒」(Angelina Jolie Cocktail),可見裘莉受歡迎的程度。
 

當我躑躅於塔普倫寺,突然撞見一個奇特的景象:一樹挺直高聳,淡灰色的樹皮有黑鬚纏繞,樹根糾結,怪誕突兀,顯得隱匿而神祕,樹根之前則有位金髮女士端坐於殘破石塊上,對著地上半毀的石雕佛像入神,模樣似乎是處於沉思中,或者進入禪定的境界?令我好奇的是,她是否因觸景而生情,思考宇宙與人生的真理,從此大徹大悟呢?
 
 

 

畢竟,典範猶在,釋迦摩尼也是坐在樹下悟道成佛的呀。
 

 

 


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

吳哥寺格局卓然不凡

「吳哥寺」(Angkor Wat)又名「小吳哥」,不位在「吳哥大城」(Angkor Thom)的寺廟群組之內,反而距離約1,700公尺,偏處南邊,自成一體。

 

吳哥寺興建於十二世紀,正是真臘的吳哥王朝鼎盛的時期,文治武功昌盛,堪稱東南亞首屈一指,因此,在設計上顯得卓然浩大,格局不像一般的寺廟,反而類似北京紫禁宮之宮殿,氣派動人。

 在寬廣的護城河守護下,吳哥寺佔地四萬平方公尺,以方正的格局開展,在高大外牆的護翼下,有一條石板引道通往門樓,門樓前方砌兩頭石獅分立階梯兩旁,石板墊高的基層上升,其上方建築一道十字形的長迴廊,再往上則是門樓聳立,整體形成第二道外牆,儼然扮演軍事防禦的功能。

 
 
 
 
 

穿過門樓,另有一條石板引道出現,而「藏經閣」側身兩旁,獨立而相對,再往前則有兩方水塘,浮現吳哥寺主塔的倒影,殘破的輪廓掩映清波,頗有淒涼之美。

 
 

在進入主廟塔之前,橫梗在前尚有一道內牆圍繞,其長方形迴廊壁上浮雕值得觀賞,描述宗教神話故事、猴王帶領猴子大軍與魔鬼大戰、以及國王率軍隊出征的場面,美輪美奐,宛如一部歷史敘事圖卷,生動而易讀。
 
 

最後,五座主廟塔分立四周,以石板階梯架高,層疊向上,構成仰之彌高的寺廟山,陡峭高聳,環繞著最高中央塔廟,屹立上端,離平地約六十多公尺高,似乎有意考驗信徒攀爬的虔誠與毅力。
 
 
 
 
 

原先,吳哥寺供奉印度教「毗濕奴」(Vishnu),四臂手持法螺、輪寶、仙仗、蓮花、寶劍,以維持宇宙的秩序,並化身為「林迦」(Linga--男性生殖陽具,雕成圓形石柱的模樣,放置於一方形石穴內稱作「優尼」(Youni--女性陰戶的造型。因此,寺內常常見到男性陽具的石雕象徵,表達對生命延續的敬仰祭拜。
 

 
 

後來,印度佛教輸入,取代印度教的信仰,所以佛陀的雕像滿布各處,面容露出慈悲的微笑,垂目沉思,傾聽著人間的苦痛。
 
 

 
 

遺憾的,吳哥王國並未受到神明的庇佑,屢次遭受暹羅(泰族人)侵略,只得遷都到今日所稱的金邊(Phnom Penh),時值西元1433年,遺棄建都六百年的吳哥古都,任其沒入荒煙野草之中。

此後五百年,真臘(16世紀末改稱「柬埔寨」)似乎受到詛咒,國運衰微,內亂外患不斷,前後遭受泰國、越南、法軍、日軍的侵入佔領,加以內戰烽火瀰漫,更有「赤柬」屠殺無辜人民,血腥遍地,直到二十世紀90年代轉變為君主立憲國家,才露出和平地曙光。

 如今,遊客不絕於途,紛紛抵達吳哥窟,我夾雜在眾人之中,仰瞻於殘垣斷壁之間,低迴在蒼勁古木密樹之前,憑弔吳哥王國昔日的榮光,不禁憶起日本推理小說大師松本清張(1909-1992)所言:「最美麗的東西總是哀愁」,誠然不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