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

愛沙尼亞悲慘國運的遺跡

從拉脫維亞的首府里前往愛沙尼亞(Estonia)的首都塔林(Tallinn),車程約五小時。塔林位在愛沙尼亞的北方,與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隔著一道芬蘭灣,雙城遙遙相對,相距約80公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 

在地理位置上,愛沙尼亞東方與俄羅斯相鄰,北邊銜接拉脫維亞,西方越過波羅的海即是瑞典。因此,愛沙尼亞周邊有強國環視,國運注定坎坷,備受外敵欺凌,曾遭丹麥(1219)、瑞典(1561)、德國(1941-1944)、俄帝(1940-1941) 與蘇聯(1944-1991)侵佔,淪為弱肉強食的慘境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

我抵達塔林的第一站,是隨著當地女導遊前往「圖姆皮」(Toompea)上城區,徒步參觀這個中世紀的主教與貴族統治中心。在隆起的山丘上,一座「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」(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)矗立,外觀以白色為主、紅色為輔,五座黑色洋蔥圓頂高立於上,大門裝設一架倒置心型的門楣,貼上彩色馬賽克的耶穌傳教圖與兩位聖人圖,有如中世紀城堡一般的雄偉壯觀,卻是19世紀末俄國沙皇出資建造的東正教教堂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 
為什麼教堂由俄國沙皇出資興建的呢?這要從愛沙尼亞的受苦受難的近代史說起。十九世紀初,歐洲國家民族自覺的意識高漲,歷經異族統治的愛沙尼亞深受影響,一些知識份子振臂而起,推動社會改革,發揚本土思想,避免依賴外來勢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
有識之士之一,克瑞茲沃(Dr. F.R. Kreutzwald, 1803-1882) 醫師,編寫民謠歌曲,撰寫史詩,為愛沙尼亞的固有文化奠立基石,相當受人尊敬,有國家文學之父的美名。我曾在塔林的「卡德羅公園」(Kadriorg Park)見過他的雕像,西裝革履,相貌堂堂,兼具威嚴與慈祥,端坐於花崗石的基座上,供後人憑弔瞻仰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在知識分子的鼓吹下,民族自決的主張逐漸地在愛沙尼亞醞釀。1917年,俄羅斯帝國崩潰,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迫於形勢下台,列寧發動武裝革命奪取政權,愛沙尼亞趁機宣布獨立,建立民主共和國,但是俄共仍然虎視眈眈,不斷地派出紅軍攻擊愛沙尼亞,並在二戰爆發時大舉出兵進駐愛沙尼亞國境。

二戰結束後,當地的共黨政府上台,對克里姆林宮俯首稱臣。及至1985年,蘇共戈巴契夫推動「重建」政策,愛沙尼亞人民見機行事,推動爭取獨立的遊行(1987),發起團結愛國活動(1989),並舉行公投宣布獨立(1991),莫斯科迫於大勢已去,終於在19919月讓步,承認波羅的海三國獨立自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 
瞻仰東正教大教堂之後,我沿著左邊的狹窄街道行去,不久就看見前方的「聖母瑪利亞教堂」(Toomkirik/St. Mary’s Church)。那是13世紀的建築,原本為天主教教堂,後來改建成為路得派教堂,據說是愛沙尼亞最古老的教堂。我趨前端詳,只見那三層組合的建築,一層比一層高,牆面泛白粗糙,周邊連接一座巍峨而立的鐘塔,黑色塔頂,金色時鐘,構造簡約,而教堂內部裝潢樸實,牆上掛有中世紀的騎士盾牌與徽章,是當時貴族埋葬之處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
從圖姆皮山丘遠眺,在一群紅瓦房屋之中,有一座哥德式的「聖歐拉夫教堂」(Oleviste Kirk)拔尖挺立,尖塔高達124公尺,鍍金十字架在半空中閃爍,是15世紀遺下的古蹟,如今萬千信徒絡繹於途,來此膜拜朝聖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 

接著,我們步行經過「長腿街」(Pikk jalg),抵達下城區的「市政廳」(Town Hall)廣場。眼前的景象豁然開朗,廣場極為寬闊,四周有高樓圍繞,中央的位置由商店撐起遮陽帳棚,出售啤酒與飲料,供遊客休憩,一切顯得悠閒安詳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在廣場上,哥德式的市政廳成為最醒目的建築,其下方有灰色的長方形圍牆,牆內走廊設有9道鏤空的拱門,其上開闢10扇白色長形窗,牆面中間突出兩具綠色龍頭排水口,黑色屋頂的左邊矗立一座鐘塔,白色的塔身粗厚如筒狀,紅色的細小塔尖伸向半空,屬於中世紀的遺產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
 
何以塔林多是中世紀的古老建築?因為西元1345年,由德國條頓騎士團率領的十字軍東征來此,原先佔據此地的丹麥統治者軍力不敵,遂將佔領的土地賣給遠來的十字軍,因此,塔林落入基督徒的手中,逐漸接受基督教信仰,大力興建哥德式教堂,成為今日的觀光遺產。

穿過市政廳廣場,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,我們直奔往知名的景點:「三姊妹屋」(The House of Three Sisters)與「卡德羅宮」(Kadriorg Palace)。前者建於15世紀初,用來配合該地貿易興起而蓋的存貨倉庫,日後貿易衰減,該屋才有人居住,現已改為高貴又昂貴的旅館,據說維修費高得嚇人,因為古董建物裝修必須經審核批准,也必須使用原始的科技與材料,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後者屬於巴洛克式的宮殿建築,是俄國沙皇彼得大帝(Peter the Great, 1672-1725)入主愛沙尼亞,在1710年興建的,送給皇后凱薩琳一世(Catherine I, 1684-1727)的夏宮,已於2006年改為美術館,開放給民眾參觀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我想,多國勢力入侵愛沙尼亞,是地緣政治衝擊的歷史悲劇,而多元宗教、文化與建築藝術隨之萌芽生根,誠屬難以意料的結果,如今卻成為重要的觀光資源,各國遊客相繼湧入,爭相瀏覽遺跡,形成歷史的諷刺,真是弔詭,令人感嘆不已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
 
The End